近日来,为应对梅雨季节对棉花生产的不利影响,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江汉平原综合试验站站长、荆州市科技特派员胡爱兵组织科技服务团,先后深入江陵县棉花科研基地以及公安县、松滋市、石首市等地,开展棉花生产技术指导与应急服务,为江汉平原棉花稳产增收注入科技动能。
当前,正值棉花生长关键期,持续阴雨天气易引发棉田积水和病虫害滋生等问题。胡爱兵一行直奔田间地头,现场察看了棉苗长势和土壤墒情,并与种植主体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,现场开出精准“药方”:一是清沟排渍降湿。胡爱兵强调,必须及时清理“三沟”(厢沟、腰沟、围沟),确保排水畅通,有效降低田间湿度,防止积水烂根;二是雨后中耕松土。他指出,雨后要抓紧中耕除草,破除土壤板结,改善根系透气环境;三是强化化调防病。针对雨后棉田易徒长及病虫害增多问题,他指导种植主体要科学实施化学调控,并加强病虫害防控;四是抢墒科学施肥。结合种植区主栽品种“华棉2270”(上桃集中、耐肥)的特性,胡爱兵特别建议,可抓住雨后墒情适宜的时机,适当提前追施花铃肥,确保棉花生产关键期养分充足供给,为多结桃、结大桃奠定基础。
接下来,服务团将持续跟踪各基地生产情况,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动态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,全力为江汉平原棉花安全生产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