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江汉平原春棉多处于初花期,麦(油)后直播棉多在苗期,由于梅雨季节降雨量大,给棉花生长带来很大影响。当前,及时落实抗灾应变措施、抓好棉田生产管理,对棉花苗情转化、搭好丰产架子十分重要。
一、灾前预防措施
1.疏通沟渠防渍害。提前清理“三沟”,确保明水能排、暗水能沥;要突击抢排降雨后积水田块,减轻涝渍危害;低洼田块建议起垄种植,增强排水能力。
2.培土壅根防倒伏。抓住晴好天气,松土除草,促进棉苗根系发育,结合松土除草在开花前搞好培土壅根,增强防风雨抗倒伏的能力。
3.因苗化调促转化。根据田间长势搞好化学调控,对旺长棉田要及时喷施缩节胺控旺,确保棉苗稳发稳长,增强抗倒伏能力。对棉苗生育进程偏慢的棉田进行上喷下追、化促补养,促进生长;春棉及时整枝,改善通风透光,减少病害发生,塑造高质量的群体结构。
4.及时追肥促生长。正常生长的春棉田块,及时施用花铃肥。底肥未施用钾肥、硼肥的棉田要增施钾肥、硼肥;夏直播棉苗叶面喷施钾肥和有机肥,增强棉株抗逆性。避免过量氮肥,防止植株徒长。
二、灾后应急处理
1.抢排积水。涝渍灾害发生后,为使棉花尽快恢复生机,要及时清理排水系统,必要时用水泵抽水,加快排出积水,减少因积水造成的蕾铃脱落。
2.及时洗苗扶苗,搞好中耕培土。大雨过后,对受淹的棉苗,水退后及时用喷雾器喷清水洗苗清污;对因受暴雨冲刷或大风而倒伏的棉株,要及时扶理,注意要轻扶、巧扶、顺行扶,不伤或者少伤根,促进棉株恢复生长。培土结合扶苗进行,根据苗情和天气情况及时松土中耕培土,增加土壤的通气性,改善土壤理化性质,促进棉株恢复生长,防止再次倒伏。多雨时中耕易浅、勤,利于散墒。
3.抢施叶面肥、补施恢复肥。棉株受涝后,根系受损,生理机能下降,吸收能力不足,要及时补施叶面肥满足棉花恢复生长的营养需要,每3至5天喷一次2%尿素和0.2%磷酸二氢钾,能有效地提高棉株的生理活力和光合能力。大雨过后,待棉株萎蔫消除、根系吸肥能力恢复后及时施恢复肥,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。
4.科学防治病虫草害。大雨过后,田间湿度大,棉花枯黄萎病发生,要加强喷药防治和补施钾肥。阴雨天,盲蝽蟓易发,转移性强,喜欢在潮湿环境,不利于防治工作的开展。要抓住雨间隙的清晨和傍晚选用农药进行防治,做到成片棉田统防统治,晴天要及时除草。
5.因苗化控,加强管理 。多雨易造成棉苗水发旺长,造成蕾铃脱落,要加强化学调控,根据苗情长势,亩喷缩节胺1-2克。对于受渍害滞长的弱棉苗,喷施营养促进型生长调节剂促进棉苗快速恢复生长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喷药,防止药害。
2.灾后棉田土壤易板结,需结合中耕培土增强根系活力。
3.密切关注天气预报,提前应对后续降雨。